關于對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第029號建議的答復
索引號 : 764137816/2023-26480 文 號 : 無
主題分類: 政務公開 發文單位: 咸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名 稱: 關于對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第029號建議的答復 發布日期: 2023年09月08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民建咸寧市委會: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加快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提案收悉,該提案對我市傳統產業存在的問題分析較為透徹,提出的三個方面建議符合咸寧市傳統產業發展實際,為相關部門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提供了非常中肯的建議。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經信系統充分發揮產業政策指導引領作用,積極推進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
一、強技改,促進轉型升級
(一)出臺支持政策領轉型
2020年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若干措施》,結合本地發展實際情況,2021年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咸寧市進一步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若干措施》,各縣市區積極響應,配套出臺技改政策《關于做好2022年度咸寧高新區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技改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咸高辦[2022]26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咸安區進一步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若干政策的通知》(咸安政辦發【2021】23號)等;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政策《縣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嘉政發〔2019〕5號);出臺科技創新政策《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赤政發[2022]2號)等。2022年市經信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咸寧市智能化制造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加大了技改政策支持力度,營造了支持企業轉型升級的良好氛圍,調動了工業企業技改積極性,推動我市工業經濟不斷做大做強。
(二)落實項目資金快轉型
2022年,為31個工業技改項目爭取省級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5005萬元,為13個市直工業技改項目提供了1057.88萬元的市級技改資金支持。2023年市經信局印發《關于2023年市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安排報告》,公布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明細,對剩余資金使用方向做出安排。截至目前,已為12家市級智能化制造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給予每家100萬元資金支持。5月啟動了2023年度市直工業企業技改項目的申報工作,目前正在審核資料中。
(三)突出重點項目促轉型
全面了解掌握工業技改項目情況,對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進行摸底匯總,動態建立管理好項目儲備庫、前期項目庫、在建項目庫,做好“三庫”建設,精準實施滾動管理隨時增補項目信息。聯動市縣兩級統計,每月輪序審核新入統投資項目,及時發現問題,限時修改完善,切實提升投資項目審批效率。
二、優服務,夯實要素配置
(一)解決融資需求優服務
市金融局召開不定期銀企座談會,市銀保監會加大與發改、稅務部門的聯系,不斷提高信用信息運用效率,推動“4321”分擔機制落地,多元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2023年以來,已通過上門對接為企業解決融資需求1.2億元;推動擔保機構積極為小微企業融資增信,擴大業務規模,市直設立4000萬元風險代償專項資金,始終保持資金池“滿池”。截至目前,全市“4321”新型政銀擔業務辦理11.67億元,全省排名第7,在保余額27.6億元,全省排名第6。市擔保集團對除房地產行業以外的服務對象擔保費一律不超過1%;聯合財政、高投印發《咸寧市“再擔園區貸”實施方案》,重點支持園區內企業,單戶額度最高可達1000萬元,企業擔保費率降至0.5%。市財政局推行“免申即享”改革,簡化資金申請和撥付流程,對納入“免申即享”范圍內的資金無需申請,直接撥付,極大的縮短了資金撥付時間。
(二)牽線人才入企智服務
通過政策牽引,選派科技人才入駐企業,助企成立研發中心解決科研技術難題,為企業培養引進更多創新人才,實現人才資源、企業資源、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市經信局2021年參照省級“科技副總”政策出臺《咸寧市選派科技人才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工作方案》,截止當前,已選派省、市兩級科技副總68名,為企解決技術難題145個,促成科技成果轉化55個,為企業引進人才108人,推動共建平臺45個。市科技局組織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與企業對接,每年選派300名企業科技特派員,入駐企業解決技術問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三、重主體,激發內生動力
(一)夯實發展基礎生動力
一是產業體系建設更加完善。提請市政府出臺《咸寧市“334”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為保障的“334”產業集群,著力壯大大健康、食品飲料、清潔能源等3大支柱產業,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冶金建材等3大優勢產業,培育智能機電、紡織服裝、商貿物流、農產品加工等4大特色產業。二是產業發展方向更加精準。起草《關于建立全市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工作機制的通知》,提請市委市政府建立一個優勢產業、一個專項領導小組、一個牽頭部門、一支專家團隊、一個產業發展規劃、一個行動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個工作專班、一個考核推進機制”的全市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工作機制,重點推動大健康、清潔能源、電子信息、食品飲料、裝備制造5個優勢產業突破性發展。三是產業發展基礎更加夯實。完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七個產業聯盟的組建和智能機電產業聯盟換屆,制定印發《咸寧市重點產業鏈產業聯盟運行細則》、《2023年咸寧市重點產業鏈產業聯盟工作要點》,組織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與三贏興、維達力、敏能汽車等企業開展技能人才培養合作計劃和技術攻關交流,促成雄志五金、華勁鋁業與新億通機車配件、敏能汽車等企業進行鋁制件生產配套合作,進一步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渠道。
(二)狠抓企業培育強動力
一是規上主體總量實現突破。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對擬進規企業“點對點”服務,做好企業入規培訓指導,著力提高入規成功率,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047家。二是專精特新培育實現突破。扎實推進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對全市專精特新企業及計劃申報創新型企業開展集中培訓,組織專家分批次開展一對一服務,舉辦咸寧市優質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暨第四批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授牌儀式,引導企業持續走專精特新道路。2022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三是單項冠軍培育實現突破。在完成亞細亞陶瓷等原有7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復核的基礎上,遴選推薦49家企業申報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及產品,其中咸寧南玻節能玻璃有限公司、厚福醫療裝備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被評為示范企業、9家企業獲批單項冠軍產品,評選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0家。
(三)創新服務模式引動力
一是鼓勵縣市創新服務模式。市商務局制定出臺《咸寧市促進外貿發展若干措施》,鼓勵支持各縣市區創新區域扶持政策,加快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咸安區人民政府積極開展“春節大走訪”活動,重點圍繞園區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發展規劃、存在問題等方面,共走訪122家企業,收集問題32個,梳理形成反饋問題整改方案,實行黨工委包保,有關部門對照問題化解清單,推進落實整改。二是加強全市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加大對出口型生產企業、加工貿易企業招商,引進龍頭企業,加強對外地供貨出口企業的服務引導,加快推動外貿企業出口開口和新進產業項目落地。嘉魚縣人民政府委托第三方編制嘉魚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規劃,重新規劃紡織衛材產業片區、電子信息產業片區、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片區等,通過重新規劃發展片區方向,加大招商力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三是引導企業拓寬銷售渠道。積極參加“千企百展拓市場”行動,廣泛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重點展會搶訂單、拓市場,拓寬外貿出口渠道。
咸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