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老肥熟XXXX

今天是:
微信公眾號

關于對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第049號提案辦理的答復

索引號 : 764137816/2022-27688 文       號 :

主題分類: 政務公開 發文單位: 咸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名       稱: 關于對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第049號提案辦理的答復 發布日期: 2022年08月17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2022-08-17

陳麗麗、邱紅光、朱軍委員:

您三位委員在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促進我市產業創新融合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提案分析了當前我市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現狀,并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了“提升發展理念,精準定位‘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路徑”、“健全政策體系,加快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三大工程,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自身活力”和“從外地引進一些專精特新企業或準專精特新企業”四條建議,對加快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促進我市產業創新融合具有重要意義,應予以肯定。針對049號提案,我局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圍繞提案內容積極做好提案辦理各項工作,現將辦理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提案辦理情況

(一)瞄準專精特新優化產業布局

一是圍繞專精特新和產業鏈重點環節優化產業布局瞄準省“51020”產業集群和武漢市“965”現代產業體系,啟動編制“一鏈一表”產業招商路徑圖,推動建立武咸聯合招商競合機制,探索開展重點關聯產業政策共研共享共用。緊密對接武漢商務(招商)局和武漢東湖高新區、沌口經開區,謀劃設立咸寧(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加快發展大健康、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強化汽車關鍵零部件配套生產能力。二是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高度融合,建立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的良性格局,圍繞主導產業匯聚高端人才,重點對接與主導產業關聯度高的緊缺型產業人才、創新人才和創業人才,實施項目和人才雙向選擇,提高引才的實用性和對接的成功率。著力建優建強各級各類人才發展平臺,培育我市急需緊缺產業人才,助力我市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了“咸寧市企業自主創新崗位計劃”和“高層次人才科研項目擇優資助”,在全市17家重點企業設立啦“人才發展服務站”,建成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數量16家,培育了周寶生、黃暉、邱武、周冬青、范曉霞、王明忠、蔣金中、劉傳祿等一批“國貼”“省貼”“省突”專家型企業家,并涌現出瀛通電子、三六重工、華寧防腐、三贏興電子等一大批優質專精特新企業。

(二)服務專精特新強化政策配套

一是兌現示范獎補將專精特新企業獎補納入“免申即享”支持范圍,并通過《咸寧市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項目清單》向社會公示,制訂《一張圖讀懂“免申即享”》簡化操作流程,提高政策兌現效率,目前已通過“免申即享”機制落實9家市直企業省級專精特新獎補合計180萬,落實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企業獎補208萬元,388萬元獎補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并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二是強化融資支持,制定《咸寧市金融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建立“專精特新”企業金融輔導員機制,為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對一”配備金融輔導員,建立完善“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共享機制,引導銀行自主創新專屬信貸產品,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特色融資服務,推動漢口銀行咸寧分行成功向“專精特新”企業真奧金銀花藥業有限公司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1000萬元,利率僅3.85%;推動郵儲銀行咸寧分行為“專精特新”企業湖北通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發放首筆“專精特新”科技信用貸1000萬元,貸款利率4.5%;推動通城惠民村鎮銀行運用再貸款政策資金,向“專精特新”企業湖北亞細亞陶瓷有限公司發放轄內首筆排污權質押貸款100萬元,貸款利率降至4.98%。三是保障土地供給,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大節約集約用地力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咸政辦發〔2020〕24號),支持單獨供地的中小微企業優先使用園區存量土地,通過轉讓或者租賃園區低效用地進行投資生產,降低中小微企業的用地時間周期,在“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微信公眾號上線“云供地”程序,收錄市城區93宗地塊,幫助中小微企業簡便快捷詳細了解地塊的坐落、區位優勢、技術指標等,制定《咸寧市以“畝產論英雄”推進土地集約高效可持續利用實施方案》和《咸寧市工業企業“畝產論英雄”考核實施細則》,明確在“畝產論英雄”考核辦法中對專精特尖企業加分,對納入A榜的企業在用地需求、不動產抵押融資、分割登記、零地技改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三)賦能專精特新推動研發創新

一是強化政策引領,出臺《咸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鼓勵支持大學生來咸寧創業的意見》、《關于實施“南鄂英才計劃”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實施技能人才振興計劃推進咸寧技能強市建設的意見》,每年預算安排市級科技創新資金1000余萬元。建立專項基金3000萬元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探索高校院所、研發機構、企業科研人員“互聘制”,促進科技人才合理流動,發揮企業引才主體作用,引進或自主培養的國家、省高層次科技人才,按規定給予企業優惠政策、獎勵資金支持,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300余名。二是鼓勵專利申報,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全市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任務措施及責任分工》,成立由19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全市申報有效發明專利618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32件。累計獲認定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7家,入選省知識產權培育、示范、海外護航“三大工程”項目20家,獲批6家知識產權試點中小學項目,共爭取省級項目資金270余萬元。三是搭建創新平臺,按照“133”高質量發展區域和產業戰略布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明確年度工作目標,突出構建科技創新平臺、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科技基礎條件共享平臺、創新創業投融資平臺,全力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1個,省級技術創新平臺33家,市級技術創新平臺370家。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41.7%,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達1.25%。四是促進技改提能,出臺《咸寧市進一步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若干政策》,持續鞏固“省市縣三級聯動抓技改、億元資金促升級”格局,積極爭取省級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督促“北三縣”和“南三縣”分別按照不低于3500萬元和2000萬元要求落實配套技改資金,整合形成市縣兩級4億元左右的“資金池”,支持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以技改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四)錨定專精特新抓實主體引育

牢固樹立“精明、精細、精心”招商理念,錨定“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目標,以鏈式思維抓產業招商,努力以招商引資的大突破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提速。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圍繞“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目標,走出去“引”、請進來“育”,接待知名企業近30批次。各地黨政主職帶隊外出招商19批次,推動冠南紡織產業園、順樂智慧冶金產業園項、星光農機產業園等重點項目落戶。舉辦“穩中競進開門紅”集中簽約、產業專場招商推介等活動12場,參加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對接會等省級活動2場,累積對接企業嘉賓600余人。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細化培育方案。定期召開“專精特新”培育暨政策宣貫會,進一步加強對工信部《優質中小企業暫行管理辦法》的宣傳解讀,幫助培育庫企業精準把握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標準和相關要求,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個性化培育方案,從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幫助企業提質增效,按梯度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

二是鼓勵研發創新。繼續鞏固“省市縣三級聯動抓技改、億元資金促升級”格局,積極爭取省級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落實市縣兩級政策配套,加大對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支持力度。認真選派省市級“科技副總”,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共建研發中心,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開展技術攻關和承擔科技項目,不斷提升企業研發創新水平。

三是強化政策配套。督促人社、財政、科技、金融、稅務等部門加強對專精特新支持政策落實和配套,幫助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培育庫企業解決人才、資金、財政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問題。及時撥付2022年6家市直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獎補,對縣市區政配套落實情況開展調研督辦,督促縣市區加快獎補配套,不斷提高企業政策獲得感。

咸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8日